3月9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委员作大会发言。这是在主会场,徐涛委员代表农工党中央作大会发言。
徐涛委员3月9日代表农工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健康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扩大健康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徐涛说,要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出发点,在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国企和有规模实力的民企做强做优做大。发挥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优势,培育产业发展增长极。发挥现有合作机制优势,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徐涛说,要构建现代化健康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健康制造业现代化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健全产业体系。强化健康服务效果,依托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应用。
徐涛说,要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完善健康产业规划,提升战略层级,补短板、强弱项;完善国家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养老、健康食品、健身休闲运动领域的协同;完善政策环境,优化健康产品审批;完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聚集国际英才。(新华网)
徐涛代表农工党中央的发言:稳增长、惠民生,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9日下午举行视频会议。徐涛委员9日代表农工党中央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以下是大会发言实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调要把加快发展健康产业作为战略重点之一。健康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资料显示,我国健康产业规模达10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超8%,2030年有望超16万亿元,其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特色显著。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扩大健康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相比,与14亿多人口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健康产业发展尚存在差距:一是人口规模巨大的健康市场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同质化倾向突出,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化效益不高,国际市场份额有限;二是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数字化赋能有限,健康新生态亟待构建;三是涉及多部门的统筹协调不足,支持发展的体制机制尚需完善。为此,建议:
第一,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出发点,在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现三个“优势”。一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国企和有规模实力的民企做强做优做大。以市场化方式整合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产品优、发展后劲足的规模化企业,对内促经济增长、惠民生,对外开辟新市场。以混合所有制改革,让民企的创新活力和国企的产业优势发生叠加效应。医药、养老等健康产业中民企比例高,更要以保护民企权益为激励,为民企开辟更多空间,坚定民营企业信心。二要发挥自贸区、海南自贸港优势,培育产业发展增长极。依托大健康市场规模优势,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把外资留好吸引好,强化区域产业集群。三要发挥现有合作机制优势,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采取针对性扶持措施,以“一带一路”为桥梁推动创新健康产品、中医药健康产品和特色健康服务规模化走出去。
第二,以构建现代化健康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落脚点,立足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脑科学、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生物工程技术与新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做好疫苗、高端器械、重大装备自主研发,创新产品供给必须突出差异化。二是强化健康制造业现代化能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健全产业体系。加快数字化赋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促进健康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三是强化健康服务效果。数字基础设施要适度超前建设,依托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多元化的健康服务应用。促进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并与旅游、体育、保险、养老等融合发展,用优质高效的服务模式引导群众主动为健康“买单”。撬动社会力量,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兴办一批高端医疗和专业健康服务机构,丰富多层次健康产品和服务资源供给。
第三,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为支撑点,着力四个“完善”。完善健康产业规划,提升战略层级,补短板、强弱项,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完善国家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养老、健康食品、健身休闲运动领域的协同。完善政策环境,优化健康产品审批,该快的就要快,该准入的就要放,监管要跟上,尤其是对新业态发展要包容审慎。完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聚集国际英才,在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上对健康产业要有倾斜,真正体现倾心引才、不拘一格。(农工党中央网站)
中国科学院院士徐涛委员:加快数字化赋能,提供优质高效健康服务
3月9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实验室副主任、生物岛实验室主任徐涛在作大会发言时建议,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健康制造业现代化能力,强化健康服务效果,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徐涛是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在代表农工党中央的发言中,徐涛认为,健康产业贯穿第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资料显示,我国健康产业规模达10万亿元,占国民经济比重超8%,2030年有望超16万亿元,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特色显著。
在徐涛看来,与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求和14亿多人口的健康需求相比,我国健康产业发展还存在差距。因此,他建议,要以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出发点,在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他说,要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国企和有规模实力的民企做强做优做大,“医药、养老等健康产业中民企比例高,要以保护民企权益为激励,为民企开辟更多空间,坚定民营企业信心”。
徐涛认为,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构建现代化健康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为落脚点,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康制造业现代化能力和健康服务效果。
“要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脑科学、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生物工程技术与新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做好疫苗、高端器械、重大装备自主研发,创新产品供给必须突出差异化。”徐涛说,同时,要加快数字化赋能,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环境影响最小化,促进健康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要促进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并与旅游、体育、保险、养老等融合发展,用优质高效的服务模式引导群众主动为健康“买单”。
徐涛还建议,要以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制度创新为支撑点,着力完善健康产业规划、国家统筹协调机制、政策环境和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要优化健康产品审批,该快的就要快,该准入的就要放,监管要跟上,尤其是对新业态发展要包容审慎”。(《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2023年03月10日星期五第A05版:加快数字化赋能,提供优质高效健康服务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位委员作大会发言
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
3月9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举行视频会议,13位委员作大会发言。其中,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三位委员心怀“国之大者”,先后围绕广州南沙建设、健康产业、澳门发展等主题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广州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徐涛:
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健康产业贯穿一、二、三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徐涛在大会发言中表示,推动我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扩大健康消费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意义重大。
对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徐涛建议,发挥龙头企业优势,推动国企和有规模实力的民企做强做优做大。以市场化方式整合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产品优、发展后劲足的规模化企业。
同时,要强化生命健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抓好脑科学、基因编辑、细胞疗法、生物工程技术与新材料领域技术突破,做好疫苗、高端器械、重大装备自主研发。促进健康服务数字化转型,并与旅游、体育、保险、养老等融合发展。
此外,要完善健康产业规划,提升战略层级,补短板、强弱项,避免一哄而上、无序竞争;完善国家统筹协调机制,加强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保险、养老、健康食品、健身休闲运动领域的协同;完善政策环境,优化健康产品审批,该快的就要快,该准入的就要放,监管要跟上,尤其是对新业态发展要包容审慎;完善国际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快聚集国际英才,在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上对健康产业要有倾斜。(摘自《羊城晚报》)
《羊城晚报》 2023年03月10日A02版:心怀“国之大者”,聚焦“民之关切”
王沪宁出席 13位委员作大会发言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3月9日下午举行视频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会议主持人王沪宁出席会议。13位委员作大会发言。会议在全国政协机关设主会场,在委员驻地设分会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石泰峰到会听取发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应邀通过网络方式在线参加会议。
钱克明委员发言说,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总体呈现稳步恢复、持续回暖态势。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优化市场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提质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林克庆委员发言说,粤港澳合作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广州南沙地处大湾区中心,肩负着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多重使命任务。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撑,推进与港澳规则机制深度衔接,吸引更多港澳企业、专业人士参与南沙开发建设,高质量打造粤港澳全面合作战略平台。
李世杰委员代表民建中央发言说,专精特新企业在中小微企业中最具市场竞争力和创新活力。要完善系统设计和长效支持,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站前排、挑大梁、唱主角”的主体作用,优化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环境,建立专精特新企业上市培育库。
傅若清委员发言说,今年春节,大江南北电影院里人潮涌动,票房创春节档影史第二。新时代,观众希望看到抒写奋发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的好作品。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意蕴,坚持人民至上,用光影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刘忠范委员代表九三学社中央发言说,制造强国需要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要主动布局未来战略所需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构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共同体”,打造培育卓越工程人才的一流师资队伍,培育跨学科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
徐涛委员代表农工党中央发言说,健康产业产业链长、带动性强,发挥空间和潜力巨大。要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品牌产品优、发展后劲足的规模化企业,构建现代化健康产业体系,提供高质量产品和服务。
高鸿钧委员代表无党派人士界发言说,当前迫切需要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和国际化的现代化“大科普”新格局,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把科普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构建国际科普交流平台,推动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综合观测站等惠及广大民众。
谷树忠委员发言说,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遵循,持续提升资源效率和环境品质,持续保护修复生态,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生态与经济相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新动能。
魏青松委员发言说,要加强公共法律服务立法,壮大公共法律服务队伍,均衡城乡公共法律服务配置,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等平台基础设施,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法律服务力度,提高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加快法治社会建设。
江广平委员代表全国总工会发言说,要把提升劳动者素质作为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要将提高劳动要素回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机结合,让劳动者劳有所得、多劳多得;要坚持用法治手段专业化审判调处劳动关系矛盾,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吉宏忠委员发言说,要联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推动新时代宗教教义教规阐释,提高信教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团结引导广大信教群众积极主动地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崔世昌委员发言说,要秉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从更高的站位、更开阔的思维和视野做好宪法、基本法、国安法宣传推广工作,贯彻“爱国者治澳”原则,全力维护国家和澳门社会的稳定,筑牢澳门繁荣发展的基础。
孔令智委员代表台盟中央发言说,越来越多的岛内乡亲认清了“统一有好处,‘台独’是绝路,外人靠不住”,众多有识之士积极宣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很多乡亲义无反顾为祖国统一发声。要坚持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团结广大台湾同胞携手奋进,坚决粉碎任何“台独”图谋,共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会议由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何厚铧主持。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胡春华、沈跃跃、王勇、周强、梁振英、巴特尔、苏辉、邵鸿、高云龙出席会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