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强副主委:以职业教育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李力强在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和指导护理专业教学和实训工作(2019年7月5~6日)1_420

2019年7月,李力强副主委在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和指导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工作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肇庆医专”)校长李力强同志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号召,认真落实教育部精准服务、定点支持要求,努力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等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拓宽精准扶贫之路。

支援怒江州脱贫攻坚必须全力以

集高山峡谷、民族地区、边疆地区于一体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截至2018年年底,其贫困发生率高达32.52%,是“三区三州”其他地区的3至10倍。

2019年3月,根据教职成司《关于做好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专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实《教育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滇西实施方案(2017-2020年)〉的通知》,教育部委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卫生教育专业委员会,统筹协调云南省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护理专业帮扶项目,全国遴选18所职业院校和企业参与项目对口帮扶。作为一所历史深厚、胸怀大爱、勇挑重担的高职学校,肇庆医专以突出的护理专业建设、优良的人才培养成果,光荣成为18家单位之一。

在帮扶过程中,李力强带领该校干部教师直接参与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护理专业帮扶工作,积极发挥该校信息化办学资源优势,主动承担云南省怒江州职教中心的护理专业教学信息化建设帮扶项目,全程参与制定肇庆医专信息化建设帮扶项目规划和实施方案,牵头成立了肇庆医专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护理专业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全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2019年7月,李力强副主委在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和指导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工作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高山峡谷,峭壁悬崖;滔滔怒江,奔流不息。李力强亲赴云南,现场考察怒江州职教中心校园建设、实训室建设,听取怒江职教中心情况的汇报。他把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重要指示,苦干、实干、亲自干,为切实培养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助推怒江州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而殚精竭虑。

在李力强的大力推动下,肇庆医专投入扶贫资金达30万元,从信息化基础设施、教师教学信息化能力、在线教学平台及在线课程共建共享,教学大数据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怒江州职教中心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目前,肇庆医专网络教学中心已构建了与怒江州职教中心专属的视频会议工作平台,帮扶包括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和在线课程、在线教学资源建设等多项内容。截至2019年12月1日,已经建成《内科护理》、《外科护理》、《人体解剖学》等10门在线课程,未来学校还将利用远程视频互动直播系统指导怒江州职教中心护理专业教师使用在线课程,开展教学工作,并利用肇庆医专大数据中心数据分析功能,支撑怒江州职教中心护理专业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

2020年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李力强的大力倡导下,肇庆医专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通过远程互动直播系统,与怒江民族中专护理20余名专业教师进行了“停课不停学”教学能力培训,指导云南怒江州职教中心使用互动直播培训平台进行在线直播教学,该中心专业教师远程听课超过120节,200余人次。

2019年7月,李力强副主委在怒江州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和指导护理专业教学实训工作

2019年7月,李力强副主委赴云南落实怒江州护理专业精准帮扶项目

民有所呼,我必有应

“教育扶贫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这是李力强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履职为民的情怀。

广东是经济发达地区,脱贫攻坚任务主要集中在粤北,梅岭山下的韶关便是粤北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李力强深知,虽然韶关的脱贫攻坚任务不像深度贫困地区那样艰难,但仍然需要解决非贫困地区存在的贫困户问题,真正做到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2019年,他针对粤北农村贫困户占比不大、需解决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主动作为,在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助力韶关乡村振兴活动”中,积极争取贫困地区韶关曲江的贫困学生前来肇庆医专就读相关医学专业,以教育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可喜的是,定点扶贫地区已有3名学生来校就读康复、护理、药剂等专业,并享受免学费政策。

教育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李力强深刻认识到“授人以渔”很大程度上在于从职业教育等方面入手,培养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的新兴知识化农民。只有“扶志”与“扶智”并重,才是长远、稳定地扶贫脱贫的精准之道,才可以彻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共赢。立足于新时代新起点,李力强表示将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奋力前行,为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作新的更大的贡献。

农工党中央网站相关报道http://ngd.org.cn/zhyd/dyfc/74982.ht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