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海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农工党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支部委员会主委):
2021年上半年(2021年3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参加第三批中山大学“组团式”定点医疗帮扶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人民医院,挂职泌尿外科主任,负责泌尿外科技术帮扶工作。
2021年下半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参加第三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组团式”定点医疗帮扶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察雅县人民医院,挂职外科副主任,负责泌尿外科技术帮扶工作。
大家好,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湛海伦。
凤庆在哪?我想很少有人知道这个两千公里以外的小县城,但三院人肯定听说过,因为三院每年都会给职工发核桃,这核桃就是凤庆的。凤庆,是核桃之乡,那里庭前屋后都种满了核桃树。
凤庆位于滇西,毗邻缅甸,静美的澜沧江穿县而过。凤庆是滇红之乡,红茶非常出名,鲁史古镇是茶马古道的重要驿站,那里还有徐霞客当年入住过的客栈。
2021年3月,我参与中山大学第三批“组团式”定点医疗帮扶凤庆县人民医院,挂职泌尿外科主任。
2月初,我们提前在凤庆组织了一场大型义诊,一名患者把他的CT影片带给我,此前他在昆明体检时发现肾脏有个小肿物,考虑为左肾错构瘤。但我反复查看了CT,感觉不像良性,当即和患者及家属进行了沟通。
3月份正式进驻帮扶后,患者进一步完善了MR,考虑恶性肿瘤,需要在腹腔镜下进行肾部分切除,完整切除肿瘤并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当时凤庆没有开展过这类手术,由于肾脏血供丰富,术中非常容易出血,而且要在限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切除肿瘤,缝合止血,手术风险高。我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
从阻断动脉的无损伤血管夹、特殊倒刺缝线,到确认每个细节,我和团队都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与沟通。最终,手术顺利,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提示透明细胞癌,证实了我术前的判断。这也是当地首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湛海伦(右二)进行凤庆当地首例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此后,我们陆续开展了许多当地首例泌尿外科四级手术,包括腹腔镜膀胱癌根治术和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等等,这些都是泌尿外科最复杂的手术,也是反映泌尿外科水平的“标杆式”四级手术,能使患者真正获益,实现“大病不出县”。尽管工作繁忙,我仍坚持每周四开展业务学习,将泌尿外科每项手术方式和要点倾囊相授,努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泌尿外科医疗团队。
湛海伦(一排右三)赴西藏察雅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在滇西帮扶工作即将结束之际,根据医院工作安排,我又接下了援藏任务,马不停蹄从云南凤庆奔赴西藏昌都察雅。察雅县位于澜沧江上游,在那里,我克服高反和重重困难,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倾情倾力帮扶。在察雅县人民医院担任外科副主任期间,我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泌尿外科新术式、新技术、新项目,建立当地医生泌尿外科微创手术理念,完成一系列当地“首例”,如阴茎癌手术、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等,使察雅县广大群众受益。
湛海伦(左)与吴京洪书记、小杨(中)合影
这张照片摄于2021年8月海拔将近3400米的察雅县荣周乡。照片中的姑娘小杨,是土生土长的凤庆青年,她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了中山大学对凤庆地区的帮扶,毕业后来到更加落后的西藏地区工作,而这个地方刚好是我们中山三院对口帮扶的察雅县。我想,这是一种帮扶缘分,或者是帮扶的传递。
半年的援藏结束后,我继续回到凤庆完成最后2个月的帮扶工作。凤庆县人民医院搬进了新院区,面貌有了新变化。我帮助同事完成了无积水经皮肾镜手术、首例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首例腹腔镜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等比较棘手的手术,也观摩了他们的手术过程,进步非常大,达到了技术帮扶的效果。
快结束支援任务的时候,刚好医院组织献血活动,我撸起袖子,心想,就将我的热血留在凤庆吧!当我的血液回输给患者的时候,我便和凤庆人民永远融为一体了。
我不是第一个响应号召远赴边疆的医生,也不是唯一一个,更不是最后一个,我相信这样的一份责任与使命落在每一位医者肩上,都会义无反顾。你问我因为什么?这就是医者情怀、医者使命!
我出生于粤西一个偏远小山村,对于偏远山区老百姓看病难的境况感同身受,我愿身体力行,继续为广大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的生命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订阅号)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订阅号:援建故事丨湛海伦:接过脱贫攻坚的旗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