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报道农工党员、梅州市好医生卢钦荣:扎根肿瘤科为患者寻找“生门”

《南方日报》2022年09月21日星期三第MC07版:梅州市好医生卢钦荣:扎根肿瘤科为患者寻找“生门”

《南方日报》2022年09月21日星期三第MC07版:梅州市好医生卢钦荣:扎根肿瘤科为患者寻找“生门”

“卢主任,他还有点咳嗽应该怎么办?”“卢主任,这个片子出来,帮我看看……”在梅州市中医医院(梅州市田家炳医院)住院部肿瘤科的走廊里,只要卢钦荣的身影出现,必定会有一群家属走出来拉着他问东问西,他总是耐心地回答完他们的问题,一段50米都没有的走廊,他要走很久很久。

卢钦荣是梅州市中医医院的肿瘤科主任,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2016年,他率先在梅州市开展肿瘤微波消融手术,超级微创的技术大大减轻了患者手术的痛苦,加速了康复。不久前,在2022年度卫生健康行业先进工作者评选活动中,他获评2022年“梅州市好医生”。

“在肿瘤科,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也看到了生命的顽强。正因如此,我愿意尽毕生所能,去帮助更多的患者争取生的希望。”卢钦荣的语言朴实,却充满了力量。

作为多年的肿瘤专科医生,卢钦荣体会到,“任何恶性肿瘤都不是突然就有的,都是由良性缓慢转变为恶性,由小变大,所以平时注意有针对性的与肿瘤相关的体检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把癌症扼杀在萌芽或者早期状态。”

农工党梅州市委员会委员、市中医医院支部主任,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卢钦荣正在门诊为患者看诊

农工党梅州市委员会委员、市中医医院支部主任,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卢钦荣正在门诊为患者看诊。

一台8小时的手术

6月24日,对于卢钦荣来说是个难忘的日子。

那是一台完整切除颈部罕见巨大肿瘤的手术,他在手术台上站了整整8个小时。“手术从上午9时一直进行到下午5时,中间匆匆吃了个饭又洗手上手术台了。”卢钦荣想起那天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今年71岁的黄大爷做过手术的脖子上出现肿物复发,脖子开始变粗,最粗处跟脸差不多宽。在辗转多地求医无果后,他来到了梅州市中医医院。入院后,卢钦荣发现黄大爷脖子上的巨大甲状腺肿物已经开始出现破溃,不断渗出血性液体,血色素降到20g/L(正常值是130g/L—150g/L)。经穿刺病理检查提示: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但如此巨大的复发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实属罕见。

“手术难度大,因为肿物巨大,与颈部大血管神经关系密切,稍有不慎即可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容易伤及神经,加上肿瘤‘缠绕’脖子,术中还需保证术后气道安全,手术切除后创伤面积大,患者手术创面恢复困难,需要转移带蒂皮瓣修复。”虽然手术难度很大,但卢钦荣很有信心,他与团队分析完患者的情况后决定多学科合作。

通过医院肿瘤科、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科、麻醉科、ICU、输血科、病理科、影像科、耳鼻喉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会诊MDT后,最终确定了综合手术治疗方案。

在卢钦荣看来,任何肿瘤的治疗都需要MDT,做出最佳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任何一个复杂手术都不能单打独斗,都需要多学科协作。经过医务人员一天的努力,黄大爷的手术如卢钦荣的预想,很成功。

“感谢卢主任和烧伤整形创面修复科的周主任为我父亲解除了如此巨大的病痛,为你们的高超医术和良好的医风医德点赞,很专业、很温暖。”黄大爷的儿子激动地说。

一台8小时的手术不常有,但一天多台手术是卢钦荣的常态。每到手术日,他只能在两台手术之间、病人麻醉的间隙,休息一小会儿,喝口水,又进手术室了。

在卢钦荣的办公室,桌面上摆放着各类书籍、患者的资料、模型等。记者留意到,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挂满了锦旗,还有很大一部分锦旗因为放不下被收到电脑旁的架子上。“有四五十面吧,具体多少我也记不清了,这些都是患者对我们团队的肯定。”卢钦荣笑着说。

尽量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

平日里,卢钦荣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给人一种严肃的感觉,但他私底下却是一个特别随和的人,不少患者出院后还会经常和他保持联系。

“我和他们会在微信上联系,有时候我会提醒他们要按时回来复查,他们也会经常跟我交流恢复情况,询问我一些问题。”卢钦荣说,只要一有空,他就会看看患者的信息,逐一回复。

在肿瘤科,不少患者都笼罩在癌症的阴影之下,从医的这十多年来,卢钦荣看了很多病房里、生活里的人间真实,因此他对每一名患者都非常耐心。在他的眼里,不仅是人的病,更是病的人。

“有些人承受不住真实的结果,家属会提出让我们医生帮忙隐瞒,所以我们不得不撒一些善意的谎言。”卢钦荣坦言,有些癌症患者不是被身体里的疾病打垮的,而是被内心的恐惧给吓倒的。

卢钦荣介绍,随着现代医学不断进步,晚期肿瘤已经成为了慢性病,田家炳医院肿瘤科会综合运用手术、化疗、介入、消融、免疫、靶向、深部热疗、中医中药等各种医学手段,未来还要开展放疗,许多的患者都可以达到带瘤生存的状态,“就是肿瘤与人和平共处,把肿瘤软禁在人体内,长期带瘤生存,这是可以实现的,所以遇到肿瘤大家没必要恐慌。”

但在卢钦荣的心里一直有个遗憾,“有一名患者需要进行一个较为简单的肠癌手术,但有合并腹主动脉瘤,在进行常规术前风险谈话的时候,他听到我们的风险告知后害怕了,不愿意做手术,后来出院了。”患者离开医院后,卢钦荣心里一直放不下,“他那个手术难度不大,血压稳定,动脉瘤风险也是可控的,术后可以很好恢复的,但如果不手术,就怕发展下去会难以挽回……”

卢钦荣认为,在癌症的治疗中,患者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相信医生,该手术的时候手术,该用药的时候用药,出院后定期复查,配合中医药调理康复,这样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仅为患者制定效果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卢钦荣还常常为他们提供最“划算”的方案,小到一根几十块钱的缝合美容线,大到几千块的抗癌药,他都时刻想着患者能否负担的起,尽量不让患者多花一分冤枉钱。

卢钦荣说,还有一些患者实在是拿不出医药费的,他会发动科室捐款,同时会提供资料,手把手教他们使用公益筹款类平台,然后帮忙转发,他自己也会悄悄匿名捐款。

让新人在五花肉上练习缝合

卢钦荣生于梅县区隆文镇,父辈是淳朴的农民,走上医学这条路,也是因为父亲的一句话。“他说学医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维护自己和家人健康。”带着这样简单的愿望,卢钦荣考上了汕头大学医学院。

2006年7月,卢钦荣毕业后在梅州市人民医院工作,2009年,他到了普通外三科工作(梅州市人民医院田家炳院区),2015年12月,田家炳院区脱离梅州市人民医院,独立成为梅州市中医医院,他选择留下来。

在临床工作中,卢钦荣坚持不断学习,钻研专业技术,还经常参加省内外举办的各种学术会议和新技术学习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临床操作能力,掌握肿瘤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

2016年10月,患有甲状腺结节多年的彭女士得知梅州市中医医院可开展甲状腺结节消融手术后,前往该院治疗。该手术由卢钦荣负责,仅仅20分钟,甲状腺结节就处理完毕,术后脖子上只有一处针眼,术后伤口愈合,疤痕几乎看不到。

这是卢钦荣到福州参加肿瘤微波消融培训班后,首次开展此类超级微创手术,填补了梅州市乃至粤东地区此类项目的空白。

2017年10月,梅州市中医医院组建肿瘤科,刚从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微创介入科进修回来的卢钦荣任肿瘤科副主任,并带领团队开展肿瘤介入治疗,填补了医院在这方面的空白。今年4月,他担任肿瘤科主任。

“我们科室从一开始的3名医生,到现在有8名医生,都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卢钦荣说,他通过查房带教、理论学习、手术讲解等方式培养新人。

在一台手术中,卢钦荣发现年轻医生的外科基础不是很好,走出手术室,他就让那名医生第二天去买了一大块带皮的五花肉回来科室,要求年轻医生们一个一个轮流在那块肉上练习缝合、打结等。

“我们不能拿病人来练习,就只能用这个方法了。”卢钦荣笑着说,只要能让年轻医生提高技术的,什么方法他都会去尝试,他对年轻医生的要求就是,基本功一定要扎实,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卢钦荣不断精进的医术,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好评、同事的认可,“梅州市好医生”“优秀科主任”“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都是对他的肯定,但他这些都看的很淡。

“癌症患者来到我们这里,都是带着生存下去的希望来的,我们不能辜负他们,所以必须全力以赴!看到他们摆脱病痛,和正常人一样生活,我觉得很有成就感。”(《南方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