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守护践初心,妙手仁术护民生:记农工党党员李智

一身白衣如雪,一颗初心似火。在救死扶伤的征途上,农工党党员李智以精湛的医术诠释仁心,以无畏的身影彰显担当。他是心血管领域的耕耘者、是杏林薪火的传承者,更是民生福祉的守护者。他的故事,是对生命的礼赞,对责任的坚守。

一、深耕心血管领域,织就生命守护之网

作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主任,李智深耕心血管领域二十余载,以技术创新为刃,屡屡突破医学禁区。2023年,91岁的张大爷因严重心脏主动脉瓣狭窄命悬一线。面对超高龄手术的“死亡禁区”,李智带领团队迎难而上,凭借精准的术前评估与国际前沿技术,成功完成粤东首例超高龄心脏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他日夜守候在病房,调整治疗方案,最终让老人重获新生。这一突破,不仅点亮了高龄患者的希望之光,更成为区域心血管医学发展的里程碑。

急性胸痛是一种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为了让区域内基层高危胸痛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李智积极推动构建粤东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他提案于政协,促成政府和医疗机构对胸痛救治工作的重视,协助汕头市1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首批基层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他奔走于基层,开展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胸痛救治能力。如今,在李智的努力下,汕头市急性胸痛相关疾病救治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及时救治,无数患者因他的坚持重拾心跳。

他亦将医者情怀延伸至公益:积极开展健康科普活动。他牵头开展“守护生命,从心开始”健康工程,组织急救培训进校园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他参与乡村医生心血管急救能力提升计划,培训基层医务人员,为基层百姓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屏障。

二、深耕杏林沃土,播散医者薪火

身为研究生导师,李智以“临床与科研并重”为育人理念。他以规范严格为标准,注重提升学生的钻研探索能力。他不仅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他们的医德医风。他常对学生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时刻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他更以身作则,带领学生深入基层义诊,让仁心仁术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他主持省级科学基金项目2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1项,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他指导多名学生在国家级学术会议上获奖,累计培养硕士7名、博士1名,指导博士后1名,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的人才。

三、双岗建功,建言民生冷暖

作为农工党党员和汕头市政协常委,李智始终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积极参政议政,为医疗健康事业发展建言献策。他深入基层调研,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痛点,凭借自己的医疗专业优势,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提案。

在市两会期间,他提交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基层医院胸痛救治单元建设的提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提案,有力地推动了汕头市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建设。他还提出了《关于提升我市社区卫生中心、基层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的建议》《关于加强我市中小学急救科普教育,提升青少年应急防护能力的建议》等提案,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李智的提案不仅关注医疗领域,还涉及民生的各个方面。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农工党员的责任和担当,为建设美好汕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也因此荣获了“2024年度汕头市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从“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到202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等身的李智始终步履不停。晨曦中,他在手术台前执刀;深夜里,他在实验室伏案。有人问他为何如此执着,他答道:“因为生命不可辜负,信仰不容褪色。”

李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农工党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风采。他是患者心中的希望之光,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是社会的骄傲。未来,他将继续以仁术为笔,以初心为墨,在守护生命的画卷上,书写更磅礴的篇章。(农工党汕头市委会办公室 胡剑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