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采访龙丽娟副主委:海洋科考重器“实验6”科考船首航,开展为期10天海洋科考

9月6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下称南海海洋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从广州新洲码头起锚,开始首航之旅。此次航行为期10天,8个科学团队的60名科考队员将执行涵盖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生态学等11项科考任务。

“实验6”科考船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科教基础设施,是中国科学院“十三五”首个获批并第一个提前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项目,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技术水平和考察能力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目前国内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成为我国3000吨级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

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副所长(法定代表人)、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副主委龙丽娟指出,作为我国重要的海上开放共享平台、先进的新型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实验6”可以大幅提升我国对南海岛礁区和深海远洋的海洋探测和数据样品获取能力,助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海洋领域方面的国际合作,对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高水平科技自强自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她表示,“实验6”首航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南海所海洋科考事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载入南海海洋所发展史册。

她希望,全体科考队员加强疫情防控与航行安全、海上作业安全保障措施,大力传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南海精神”,彰显新时代“南海人”作为“国家队”“国家人”、干“国家事”、担“国家责”的使命担当,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贡献。

“实验6”首航仪式1

此次首航将赴珠江口-南海北部海域执行多学科综合观测重要科学任务,为揭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

本科考航次由科学技术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支持。科考队伍将在首席科学家杜岩研究员的带领下,围绕高强度扰动下大湾区及邻近海域在珠江径流及中尺度涡影响下的水文动力、物质输运及其生态响应过程开展研究,为解析粤港澳大湾区及其邻近海域陆海相互作用过程及物质迁移转化机理,厘清海洋生态系统与关键生物种群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揭示大湾区生态安全调控机理、涡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环境效应,构建大湾区海洋动力-生态模型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强化观测支持,进一步为大湾区海洋经济发展及生态安全保障提供科技支撑。

“实验6”首航

“实验6”首航

“实验6”搭载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实验6”搭载的“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实验6”搭载的科研设备

“实验6”搭载的科研设备

据悉,“实验6”是一艘采用国际最先进设计理念,科考能力突出的特种用途船舶,探测手段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备全球航行和全天候观测能力,既突出地球物理专业调查功能,又能满足物理海洋、海气相互作用、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生态等多学科综合考察需求;既能开展近海浅水区、大陆架、岛礁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又能在深海大洋极端环境进行全海深的探测和取样;配置学科齐全的现代化船载实验室,能现场进行多学科样品处理与分析,并实现与陆基实验室同步数据传输。投入使用后,将为我国海洋科学考察提供又一个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和探测装备的技术试验平台,成为我国南海及其邻近大洋科学考察的主力科考船之一。“实验6”综合科学考察船是国家发改委立项的中国科学院“十三五”科教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由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承担。总投资5.175亿元,设计总吨3990,总长90.6米,型宽17.0米,型深8.0米,最大速度15.5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定员60人,自持力60天。(省委会办公室、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支部综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