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农工党员严振瑞光荣在列

《人民日报》等采访严振瑞:“我的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如今仍在坚守。我将为它的‘发展’与‘延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4月21日报道,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之际,中宣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曾参与工程第三期扩建及东深改造工程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农工党广东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委员、省水利厅支部主委严振瑞光荣在列。他接受《人民日报》采访的时候表示:“我的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如今仍在坚守。我将为它的‘发展’与‘延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4月18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在“时代楷模”发布仪式上领取“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右四持奖牌者为严振瑞)。

中宣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农工党员严振瑞光荣在列

农工党员严振瑞所属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荣获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称号

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简称“东深供水工程”),是中共中央为解决香港同胞饮水困难而兴建的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上世纪60年代,来自珠三角地区的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心系香港同胞,不惧艰难困苦,克服重重挑战,一锹一筐、肩挑背扛,开山劈岭、修堤筑坝,以“要高山低头、令江水倒流”的壮志豪情,短短一年时间,建成了全长83公里的宏大供水工程,极大缓解了香港的用水困难。50余年来,共有3万多名工程勘探、设计、施工人员和运行维护人员参与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运行。他们接力传承,精心守护,先后四次对供水线路进行扩建、改造,使供水能力提升三十多倍、水质安全得到根本保障,惠及了沿线各地,满足了香港约80%的淡水需求,成为保障香港供水的生命线,助力了香港经济腾飞,保障了香港民生福祉,支撑了香港的繁荣稳定。

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经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后,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彰显了忠于祖国、心系同胞的家国情怀,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使命担当,艰苦奋斗、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大家表示,要以时代楷模为榜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香港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丰富“一国两制”伟大实践,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香港各界对东深供水工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工程体现着党和国家对香港的关心爱护和全力支持,凝结着香港与祖国甘苦与共、命运相依的血脉亲情,彰显着粤港两地人民心手相牵、守望相助的同胞情谊。宣传建设者们的先进事迹,对于教育香港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饮水思源、爱国爱港,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对于增强香港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全面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们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央宣传部负责同志为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牌和证书。水利部、国务院港澳办、广东省委负责同志,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办公室综合)

农工党中央网站相关报道http://www.ngd.org.cn/dyfc/1d6d4598deef4065b4bbb6e8599dd715.htm


《人民日报》:为香港用水提供保障

——记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

梧桐山翠影绰绰,东湖公园绿意盎然。深圳水库碧波荡漾,清风徐来。

这里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佟立辉蹲在水质自动监测站前,仔细比对着自动检测设备采样生成的数据。“作为新一代的建设者,精心守护好这条对港供水的保障线,我们责无旁贷!”一旁,曾参加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的林圣华老人,眼中满是赞许。

北起广东省东莞市桥头镇,南至深圳市深圳水库,工程主干线长83公里(2000年实施封闭式改造后为68公里),东深供水工程为港深莞约2400万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至2020年底,建成于1965年3月1日的东深供水工程已有效供水55年,累计向香港供水267亿立方米。

这项重大工程的背后,站立着千千万万像林圣华、佟立辉这样的建设者。他们牢记使命、接续奋斗、无私奉献,为保障香港供水贡献着力量。

建设——仅用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

深圳水库旁的粤海水务展览馆,一幅幅老照片,讲述着这群建设者聚集在一起的缘由。

香港三面环海,淡水资源奇缺。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不得不对市民限制供水。严重时,每4天供水一次,每次供水4个小时,全港数百万市民生活陷入困境。

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联名向广东省政府求援。1963年底,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建设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缓解香港用水困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香港水荒,广东省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从东莞桥头镇引东江水,利用石马河道,至深圳水库,再通过钢管送水到香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该方案难度极大——石马河由深圳大脑壳山由南向北流,如要利用该河道,只能硬生生将水位逐级提高46米,途经86公里进入深圳水库。

“无论如何也要按期把任务拿下来!”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全线开工,来自广州、东莞、惠州、宝安等地的大约1万名建设者,在昔日宁静的石马河一字排开,日夜奋战。

按计划,工程设计人员分成3组分别下到东江口桥头、马滩、竹塘3个工地现场。现年86岁的王寿永当时是广东省水利厅设计院水工一室的一名技术员。在马滩站点,他主要负责马滩、塘厦等6个泵站的厂房设计工作。“工地只有临时帐篷,被褥、蚊帐、绘图工具等都得自己带。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很紧,为赶工期,常常天刚亮就起床,一忙就忙到晚上10点钟之后。”

最高峰时,有两万多人奋战在东深供水工程一线。整个土建项目在汛期施工,许多基础工程是在水下5米至10米进行,有时甚至要对抗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1964年10月13日,一名叫罗家强的大学生冒着狂风暴雨坚守在沙岭工段7米多高的闸墩,不慎跌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经过不懈奋战,闯过重重难关,东深供水工程仅用短短1年时间就建成通水,彻底解除了香港同胞的缺水之困。

扩建——历经4次改造,供水能力大幅提升

东江水的到来,极大地促进了香港发展。1964年香港社会总产值是113.8亿港元,而到香港回归祖国前的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6万亿港元。“这都有赖国家引东江水来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前副署长吴孟冬深有感触地说。

改革开放以来,东深供水工程历经4次改扩建,年供水能力由首期的0.68亿立方米提升为24.23亿立方米。

从建设、扩建,到提升、优化,东深供水工程历时几十年,涌现出一对对“夫妻档”“父子兵”。如今已81岁的陈宝强,当年还是个24岁的小伙子,1964年4月工程开工不久就进入沙岭工地当机电维修工,确保建设中的发电机、拌和机、碎石机等有效运转,在台风中坚持工作成了家常便饭。“工程建成后回到原单位,经人介绍对象,发现对方竟也是东深供水工程的工友。”陈宝强说。

79岁的黄惠棠参加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后,因表现优秀留在原东深供水局工作,之后又全程参与了东深供水工程后续扩建。他的两个儿子黄沛坤、黄沛华也在参加工作时选择了东深供水工程,大儿媳陈娈也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

2000年8月,东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全面启动,将供水工程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一般管道组合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清污分流,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

7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短短3年时间内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一举创造了4项“世界之最”,确保了改造工程2.2万多个单元工程百分之百合格。

至此,东深供水工程输水系统由天然河道升级为全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的彻底分离。

守护——56年不变,保障供港水质

位于深圳市罗湖区的深圳水库,是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水质常年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从1991年至今,广东省人大、省政府先后出台《广东省东江水系水质保护条例》《广东省东深供水工程管理办法》等13个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以保护东深供水工程水质,保障东深供水工程安全运行。

在水库管理人员的带领下,记者从罗湖区沙湾路深入库区,一个个巨大的长方形池子进入视野。这是为改善和保障东深供水水质而建的大型净水工程——原水生物硝化处理工程,是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56年来精心守护优等水质的一个缩影。

作为当年的建设者之一,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原副总工程师林振勋退休后经常回来看看,“当时东深供水四期的‘清污分流’改造还未启动。这个生物硝化池是作为确保对港供水水质的应急工程建设的,前后只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等于给深圳水库加装了一个净水器,给供港水质又加上了一道‘保险’。”

进入新发展阶段,为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用水需求,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广东省决定兴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该工程输水线路全长113公里,设计年供水量17.08亿立方米,总投资约354亿元,总工期60个月。工程建成后,将实现从西江向珠三角东部地区引水,有效解决广州、深圳、东莞缺水问题,并为香港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提供重要的用水保障。

主持这项工程的严振瑞,199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第一项重要设计工作便与东深供水三期扩建工程有关。眼下,他正带领团队加快推进相关课题的联合攻关。“我的职业生涯从这里起步,如今仍在坚守。我将为它的‘发展’与‘延续’,做出更大的努力。”


《南方日报》:粤港连心鱼水情,东江“倒流”润紫荆

4月21日,东深供水工程建设群体荣获中宣部授予的“时代楷模”称号,部分建设者代表被邀请至北京录制节目。赴京路途中,77岁的首期工程建设者何霭伦难掩激动之情,向身旁的女儿讲起这段历史往事,一幅幅时代画卷徐徐从东江展开。

何霭伦幼居香港,在她儿时的记忆里,香港就是一个严格管水并限制食用水供应的城市,以至于“缺水”成为他们那代人举家搬迁至广州等内地城市的主要原因。

1963年,香港最困难时期实施每4日供水4小时的政策,市民去公共供水站排长龙轮流取水。(广东省水利厅资料图片)

1963年,香港最困难时期实施每4日供水4小时的政策,市民去公共供水站排长龙轮流取水。(广东省水利厅资料图片)

20世纪初,香港多次出现每日仅供水1小时的窘境,需要用船从珠江口运取淡水才能解决居民用水问题。1963年,香港再次大旱,港九同胞食用水供应已陷入极度困难。时年6月,广东省委《关于向香港供水问题的谈判报告》获审阅后,中央决定建设引水工程,引东江水供应香港。

此水本应天上来,倒取东江润紫荆。1964年2月20日,当时全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动工兴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项目开建,缺设备就用人工,工程部门共调集包括民工在内近2万人投入施工建设,上海、西安、沈阳、广州等全国50多个工厂为东深工程赶制各种机电设备。各地的施工现场,更是挂出“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建设口号。经过近2万人艰苦奋战,仅用1年时间,工程于1965年2月25日建成。

百里清渠,长吟慈母摇篮曲;千秋工程,永谱香江昌盛歌。

1965年3月1日,满载祖国人民深情厚谊的东江水,沿着新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在石马河一路“倒流”,一路提升,一路欢歌,流进深圳水库、流进香江、流进香港同胞的心田。香港,从此告别缺水的历史。

生命水:“高山低头,河水倒流”——“生命工程”缓解香港水荒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何霭伦等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设者的心中,他们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奇迹”,是怎样实现的。

按计划安排,东深供水首期工程施工期限为一年,时间进度要求十分紧张,施工、设计、勘测等一系列环节的工作几乎同时进行。每一项工作都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项工作出现纰漏,很可能导致其他工作乃至整个工作链条中断,工期延误。

“只要组织号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大家没有怨言。”回想起这段日子,原广东省水电厅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师王书铨说,那是一个众志成城、万众倾心的年代。1964年春节过后,为响应国家“下楼出院”的号召和当时广东省水电厅的动员,设计人员按计划分成三组,下到了东江口桥头、马滩、竹塘三个工地现场,行走在田间地头,伏案于简易工棚,前后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将用于施工的设计图基本完成,而后施工人员便抓紧投入建设。

根据规划设计,东深供水工程在利用东莞县境内石马河天然河道的基础上,需要兴建桥头、司马、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八级电力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注入雁田水库,然后在库尾开挖3公里的人工渠道,越过分水岭流入宝安县沙湾河注入深圳水库,在深圳水库坝后敷设3.5公里长、140厘米直径的压力钢管输水至深圳河北岸,经过深圳河后,由港方接水入香港木湖抽水站。整个工程全长83公里,需新开河道3公里、新建人工渠道16公里,以及8个梯级抽水站、6个拦河坝、两个调节水库和3.5公里输水管道。

“当时几乎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土方工程就是靠人工、锄头24小时三班倒挖出来的。”原广东省水电厅下属机械施工队工人陈宝强负责沙岭工地的施工。他回忆道,当时参与施工的不仅有工程本身的施工人员,还征集了许多当地的农村社员。高峰时期,共有近2万名工人以肩为担、以脚为尺,用双手挖出了这条“人工天河”。

不仅如此,在一年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先后受到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两个围堰被冲垮,工程受损,但台风暴雨过后,施工队伍又把围堰重新筑起继续施工。

经过艰苦奋战,1965年2月,首期工程如期完工。开始供水后,香港居民解除了缺水之苦,倍感欢欣鼓舞,对祖国无限感激。香港工务司专家参观后说:“这个工程是第一流头脑设计出来的。”在工程落成庆祝会上,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赠送两面锦旗上书:“心怀祖国,饮水思源”“江水倒流,高山低头;恩波远泽,万众倾心”。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是当时建设者们的口号。(广东省水利厅资料图片)

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兴建。“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是当时建设者们的口号。(广东省水利厅资料图片)

同胞水:一衣带水,义无反顾——建设者迎难而上谱写奋斗赞歌

一母同胞、血脉相连,虽隔着江海之岸,然同胞有难,祖国母亲及众兄弟们又岂能坐视不管。东深供水工程自1965年建成通水至今,已然走过56个年头。不论是最初的肩挑手扛,中期的不断扩建,还是如今的创新改造,东深供水工程承载着成千上万建设者为此付出的汗水和泪水。

陈宝强回忆,在初期扩建工程中,建设者们的生活环境极其艰辛,首要之苦便是食宿艰难。由于条件有限,许多工友同住一间工棚。虽说是工棚,不过是用竹架和禾草加泥搭建的简易茅棚。“苦了累了,我们就抬头望一望那段鼓舞人心的口号——‘要高山低头,让河水倒流’,颇有‘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

而真正鼓舞建设者们的,是胸中那股一衣带水、义无反顾的同胞情、家国情。

“1963年大旱,内地旱情也相当严重,国家也刚刚度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我们依旧选择把水质最好的东江水送给香港,这份情,一定要让他们(香港)知道。”因为香港缺水而举家搬迁至广州的何霭伦,对这份鱼水之情感触更深。听到东深供水任务的号召,尚在原广东工学院就读水利专业的何霭伦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和当时众多学生一起,投身“送水救港”的浪潮。因为在那工程的尽头,也是她魂牵梦绕的家乡。

在何霭伦、陈汝基等参与首期工程建设的广工65届农田水利专业80多名同学看来,东深工程是数万建设者付出的心血凝结,他们付出的不仅是汗水,甚至是生命。

“1964年,广东大旱还伴随着台风频发。老天爷好像专门和我们作对似的。”陈汝基回忆,时年10月下旬,18号台风登陆珠江口,狂风卷走了饭堂顶棚,吹塌了宿舍,暴涨的河水也冲垮了施工围堰。但在初期扩建期间,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面对超十二级的台风天气,工程仍在坚持施工。同月,同学罗家强正在工地现场值班,由于浇筑混凝土调整工作面需要移动风动震荡器送风胶管,罗家强不慎从闸墩顶上失足跌落,脑部重伤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罗家强的牺牲让一同参加建设的同学们十分悲痛,但大家并未退缩。陈汝基表示,对于他们这80多位学子来说,东深供水工程不仅是一个实践知识的大课堂,更是一项解决香港几百万同胞用水的伟大工程。“对于我们来说,这段血浓于水的深刻记忆,不会随历史的风声飘散。”

对此,广东省水利厅厅长王立新表示,“不论时间的长河怎么流逝,始终带不走祖国同胞共饮东江水的这一份真挚感情。我们更应该牢记这些建设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历史,心系同胞、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

创新水: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四次改扩建成就“量质齐升”世界级工程

20世纪70年代,东深供水首期工程建成不久,香港就提出了增加供水的要求。

原来,东江水的到来,极大促进了香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一日千里,使香港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1964年,香港社会总产值是113.8亿港元,而到香港回归祖国前的1996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16万亿港元。“这都有赖国家引东江水来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前副署长吴孟冬深有感触地说。

正是因为社会发展不断前进,人口不断扩张,需水量也越来越旺盛。东深供水首期工程供水规模较小,原先的对港供水量无法满足当下香港市民的需求。为了适应香港和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要求,东深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便由此展开。

东深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期间,建设团队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完成了一项在当时看来极其困难的技术突破。作为东深三期扩建的控制性工程,总长为6.42公里的雁田隧洞建成后,成为广东首座浅埋长输水隧洞,打破了当时水利施工建设的技术瓶颈。

据当时参与三期扩建工程的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师严振瑞回忆:“雁田隧洞施工的时候,前后发生过十多次塌方,好几次塌方甚至导致冒顶通天。最严重一次是施工支洞塌方涌水,皮卡车在洞内熄火,只能趟着齐膝的泥水打手电查看险情。”

为了确保雁田工程的顺利建成,工程指挥部专门进口了一批新装备,还从天津请来工程师传授“引滦入津”工程经验。经过前后共11年的努力建设,东深供水扩建工程于1994年1月完工通水。通过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工程的扩建,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增长到了17.43亿立方米。其中,向香港年供水11亿立方米。

1998年,为改善和保障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原水生物硝化处理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设计日处理水量400万立方米,规模为目前世界上同类工程之最,助力港深人民喝上更优质的“放心水”。

两年后,2000年8月,由广东省投资49亿元,东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工程应运而生,将供水工程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一般管道组合改造为封闭的专用管道,实现清污分流,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短短3年时间,7000多名建设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一举创造了4项“世界之最”,4项关键技术总体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最终,东深供水四期改扩建工程前后荣获了广东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奖、鲁班奖、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

至此,1974年3月以来,东深供水工程经过三次扩建和一次改造,共投资76亿元,不仅使供水能力达到24.23亿立方米,而且实现了清污分流,确保供水水质免受污染并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水质标准。

位于东莞桥头镇的太园抽水站取水口,是东深供水工程的第一级抽水站取水口,东江水从这里开始流进东深供水工程,最后流进香港。

位于东莞桥头镇的太园抽水站取水口,是东深供水工程的第一级抽水站取水口,东江水从这里开始流进东深供水工程,最后流进香港。

放心水:水源保护,发展共赢——史上最严跨区域治污保障供港水质

广东省河源市城南污水处理厂大院里,高高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东江屏障”。

“‘东江屏障’是我们这座城市做出的承诺,我们要对得起这个承诺,对得起珠三角和香港4000多万喝东江水的人。”城南污水处理厂党支部书记、厂长李迪武介绍,近年来,河源市拿出真金白银,对污水处理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改造,使得本属欠发达地区的河源市拥有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污水处理厂。如今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芦苇摇荡、野花盛开,看上去更像是山间的一个泉眼。

随着治污、提质的各类水资源保护工程持续推进,时隔56年,东深供水工程已从最初的“解渴生命线”变成了跨区域调水和水质保护的典范工程。

为改善和保障东深供水工程水质,整个东江流域进行了持续数十年的跨区域治污之战。广东省为东江污染防治出台的有关政策法规达到13部之多,治理标准中“最严厉”“最严格”等字样频繁出现。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东江监察局、东江流域管理局、深圳市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等机构,也专为保障东深供水工程水质和水量调度而设立。

和“水量承诺”相比,坚守“水质承诺”更加艰巨。最初的水质保护,更多以牺牲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代价。在河源市,当地政府为了保护东深工程的水源新丰江水库,忍痛叫停了三条已经开建的库区公路,转而采取投资更大、耗时更长的移民措施,为的就是防止“路通林毁水污染”。河源市水务局原副局长赖寿雄表示,尽管经济并不发达,但河源近年来已拒绝了500多个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600亿元。

但长期的探索中,东深供水沿线开始逐渐找到保护与发展共赢的路径,“青山绿水”也正在成为后继发展的优势所在。在东深供水工程的末端——深圳水库所在地罗湖区,该区花费3年时间,用市场机制推行环保改造,将流入深圳水库的梧桐山河变成了鲜花盛开、水道整洁的亲水公园。如今这里不仅成为深港两地小学生假期写生、城市居民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还为周边文化产业开发提供了空间。

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徐叶琴表示,与干线总长1432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相比,总长68公里的东深工程在长度上并不显眼,但它连接了内地和香港两种制度、跨越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代,实践并证明了“调水和节水并举、治污和发展共赢”的现代水资源利用之路。

■时代楷模代表严振瑞广东省水利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曾参与工程第三期扩建及东深改造工程)

“东深供水四期改造工程4项关键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已故两院院士潘家铮给予了工程‘近乎完美’的高度评价。直到现在,输水渡槽仍滴水不渗。”

工程施工中

工程施工中

世界上最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建设施工现场

世界上最大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形薄壳渡槽建设施工现场

U形薄壳渡槽模型

U形薄壳渡槽模型

相关阅读: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21日04版:一泓东江水,五十余载粤港情

《光明日报》2021年04月21日04版:一泓东江水,五十余载粤港情

1990年7月,严振瑞自清华大学毕业后,来到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工作,接触到的第一项重要设计工作,便是参加东深供水三期扩建雁田隧洞工程施工图设计工作。“我们家来亲戚了,我‘爸爸’来看我了!”严振瑞为建太园抽水站,舍小家留守工地,一待就是几年时间,偶尔回趟家却被孩子当成了“亲戚”。(《光明日报》)

《科技日报》2021年04月21日星期三第03版:56年坚守,只为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

《科技日报》2021年04月21日星期三第03版:56年坚守,只为香港同胞喝上放心水

随着香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不断增长,东深供水工程当初的设计供水量,已难于满足需要。1974年到2003年,东深供水工程先后经历了三期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将供水能力提升至初期的30倍之余。

“改造是为了建设全封闭的专用输水系统,实现清污分流,彻底避免东江原水在输送途中受到二次污染。”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振瑞先后参加了东深供水工程的三期扩建和全面改造工程。

遇山建隧、平地搭渠……建设者们先后克服了“头顶水库”“脚踩淤泥”“腰穿公路”等一系列复杂难题,攻克了无数专业壁垒。“为确保渡槽不渗漏,仅确定槽壁厚度一事,大家吵得面红耳赤,甚至拍桌子。”严振瑞回忆道。

双方相持不下,工程指挥部反复请国内各方专家咨询,最后提出采用300mm壁厚开展1∶1原型试验,顺利通过试验验证后,才应用到工程中。直到今天,渡槽依然滴水不渗,“南水北调”工程也借鉴了这一做法。

短短三年内,建设者们重新修建了一条现代化的供水通道,实现输水系统与天然河道的彻底分离,一举创造了四项“世界之最”。(《科技日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