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事关社会文明进步。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广东省委员会主委马光瑜指出,目前我国的各级精神卫生机构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主要承担重症精神病人的长程治疗,对于众多的心理障碍治疗需求远不能满足。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更是严重滞后,尤其是经济相对不发达和边远地区,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专业的人员都非常紧缺,心理咨询和辅导水平低下,有病无处医的现象非常普遍,从而把心理健康问题演化成社会问题的例子屡见不鲜。
强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具有巨大社会需求。因此,马光瑜建议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如社区医疗机构应通过讲座、宣传栏、报刊等多种形式开展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居民对精神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心理健康指导服务水平,尽量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排除心理疾病隐患;针对老人、儿童以及特殊群体给予特别的关心与帮助等;为需要康复的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场所和条件,对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同时,他还建议,要加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专业队伍的梯队建设,规范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培训与督导,加强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的培养。(办公室综合)
农工党中央网站相关报道http://www.ngd.org.cn/jczt/jj2020qglk/2020lkcy/74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