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干部大会召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7月6日,全省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干部大会召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学习贯彻工作进行全面深入动员部署。省委书记李希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楚平,省政协主席王荣,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在我们庆祝建党101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满怀豪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香港视察,亲自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开启香港发展新阶段,在“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广东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刻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遵循,是乘势而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对广东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有力指导,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会议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广东责任,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一要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防止疫情出现规模性反弹。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防止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对本土疫情要早发现、快处置,迅速“围住、捞干、扑灭”,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织密扎牢常态化防控严密防线,重点守好外防输入、区域协同、粤港澳联防联控“三条防线”,强化重点场所和特殊场所防疫管理,不断提升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优化粤港澳联防联控,在疫情防控管住的前提下,更好保障三地人员货物顺畅往来。强化全局意识、辩证思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方方面面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政策举措,把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实施好汽车、家电等促消费专项行动,推进“粤贸全球”计划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解决供应链不畅问题,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上的关键作用。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聚焦用力抓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着力稳就业保民生,多措并举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三要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在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大湾区建设上进一步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携手港澳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强化科技和产业合作,促进大湾区各城市珠联璧合,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全面提升大湾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全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支持港澳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深化民生领域合作,支持港澳排解民生忧难、增进民生福祉。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着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五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做好防汛防台风和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紧抓实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坚持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确保在险情出现之前把受威胁人员全部转移出去,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狠抓安全生产,深入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战,紧盯危化品、道路交通、城镇燃气等重点行业领域集中攻坚,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会议强调,省委即将下发通知,对学习宣传贯彻工作作出安排。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把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同总书记对广东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要紧密结合实际,推出接地气、切合实际的硬招实招,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抓工作的具体举措和扎实成效。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级以上市。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同志,有关省级领导同志,省法院、省检察院负责同志,副省级以上老同志;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省各人民团体和高等院校、省属企业、中直驻粤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各地级以上市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南方日报》


坚定扛起广东责任 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7月6日,全省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干部大会召开。大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我省学习贯彻工作进行全面深入动员部署。会议强调,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广东责任,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在全国上下庆祝建党101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满怀豪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香港视察,亲自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饱含着对香港同胞的深切关怀、对香港发展的深邃思考,在“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全面开启香港发展新阶段,也对广东改革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遵循,是乘势而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对广东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有力指导,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持续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在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大湾区建设上进一步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了的,符合国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门根本利益,得到14亿多祖国人民鼎力支持,得到香港、澳门居民一致拥护,也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同。我们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携手港澳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强化科技和产业合作,促进大湾区各城市珠联璧合,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全面提升大湾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要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全力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全面深化前海合作区改革开放,加快推动南沙深化粤港澳全面合作,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深化民生领域合作,支持港澳排解民生忧难、增进民生福祉,全力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大力支持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到广东就业创业,切实加强粤港澳青年人文交流,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

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项工作都要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指示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全省上下要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防止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重点守好外防输入、区域协同、粤港澳联防联控“三条防线”,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坚决防止疫情出现规模性反弹;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政策举措,实施好汽车、家电等促消费专项行动,推进“粤贸全球”计划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解决供应链不畅问题,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聚焦用力抓科技创新,着力稳就业保民生,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着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做好防汛防台风和安全生产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全省各级党委(党组)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摆上重要日程,同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抓工作的具体举措和扎实成效,奋力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方日报》


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 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在全国上下庆祝建党101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满怀豪情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香港视察,亲自出席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指明了努力方向,注入了坚定信心和强大力量,对广东工作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全省上下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增强学习贯彻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走好新的赶考之路。

“25年来,在祖国全力支持下,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度评价25年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的成功,全面总结“一国两制”在香港的丰富实践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深刻启示,对香港特别行政区新一届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提出4点希望,蕴含着对香港发展的深邃思考、体现着对香港同胞的深切关怀,全面开启了香港发展新阶段,在“一国两制”实践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广东毗邻香港,文化同源、人缘相亲、民俗相近、优势互补,而且共同肩负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重大历史使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视野宏阔、内涵丰富,既为保持香港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广东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走好新的赶考之路提供了方向指引。

总书记重要讲话是我们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遵循。下半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举世瞩目,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这条主线来开展。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决贯彻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总书记重要讲话是乘势而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举措,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书记、党中央战略意图,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在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大湾区建设上进一步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携手港澳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继续深化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强化科技和产业合作,促进大湾区各城市珠联璧合,充分发挥三地综合优势,全面提升大湾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要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全力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深化民生领域合作,为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和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出广东努力、广东贡献,推动“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

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对广东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有力指导。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面临前所未有的外部风险挑战,也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面对“两个大局”风云激荡,处在“两个前沿”风口浪尖,我们要把握大局大势、扛起历史责任,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总书记、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在新起点上开创广东工作新局面,就要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麻痹思想,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要坚决克服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困难,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政策举措,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持续做好就业、社会保障、贫困群众帮扶等方面的工作;要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做好防汛防台风和安全生产工作,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保持人心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同总书记对广东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广东责任,进一步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奋力推动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南方日报》


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

——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粤港澳三地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深刻认识守好区域协同、外防输入、粤港澳联防联控“三条防线”的极端重要性,准确把握当前内外疫情形势变化,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全球疫情持续反弹,奥密克戎BA.5和BA.4亚分支已成为南非、葡萄牙、英国、以色列等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法国、荷兰等欧洲多国和美国也出现BA.5和BA.4感染者增加的情况,境外疫情明显回升。受其关联影响,7月上旬以来,我国局部地区疫情有所反弹,“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压力增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疫情就是命令。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防止麻痹思想、厌战情绪、松劲心态,巩固好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要时刻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坚决做到认识到位、准备到位、工作到位,持续加强各项防控能力建设,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守牢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底线。

连日来,省内多地报告新增本土散发确诊病例。综合来看,相关确诊病例跨区域关联性明显,波及范围较广,各地迅速采取排查管控等举措,及时遏制疫情快速传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第一位任务,采取“快、严、实”的硬措施,对本土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围住、捞干、扑灭”,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要求和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不断提升科学防控、精准防控水平。尤其要深刻认识到,相关管控政策调整不是放松要求,而是要求管理更加规范、更为严格。要突出重点,紧盯航空、陆路、水运口岸和人物同防“四个方向”,紧盯重点场所、特殊场所和重点人群,织密扎牢常态化防控严密防线。

粤港澳三地人员货物往来频密,经济社会各方面联系紧密。守好“三条防线”,优化粤港澳联防联控,既是协同港澳做好疫情区域疫情防控工作所需,也是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化三地民生各领域合作的应有之义。要结合当前全球疫情形势变化,加强口岸高风险岗位人员闭环管理,强化各单位主体责任,完善人员管理制度,落实高风险岗位人员集中居住、闭环管理、核酸检测、健康监测、个人防护等防控措施;加强入境物品、客运航空器等风险防范,严格进口冷链食品境内生产、流通、销售全程防控和追溯管理;加强入境人员隔离管控,加强集中隔离点规范管理。要因时因势优化完善粤港澳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信息共享、资源互助、措施联动,在疫情防控管住的前提下,更好保障三地人员货物顺畅往来。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反复强调的明确要求。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守住安全底线。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盘稳定,才能为抗疫情、稳民生、保安全等各项工作提供坚实基础,必须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要强化全局意识、辩证思维,统筹好疫情防控和方方面面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要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携手港澳深入推进大湾区建设,不失时机地把三地各领域各方面深度合作推向新高度,在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大湾区建设上进一步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积极有效应对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等方面挑战,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

勇毅笃行,长风万里。越是形势复杂,越考验责任担当,越要把粤港澳三地协同协作的优势激发出来。全省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南方日报》


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经济稳,则人心稳、大局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就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千方百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今年以来,全球“黑天鹅事件”导致风险挑战增多,我国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广东处在“两个大局”风口浪尖,对外部环境变化、下行压力加大的感知更早也更深。同时也要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活力最强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占全国总量12%,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坚持以实施“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扎扎实实办好广东的事,对于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全局具有重要意义。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同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整体贯彻落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稳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见效,聚焦用力抓科技创新,着力稳就业保民生,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这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部署出台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的措施,广东也主动作为、提前应对,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接下来要认真落实国家及省各项政策举措,把政策效应充分释放出来。充分激发省内需求潜力,推进广州、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消费枢纽,实施好汽车、家电等促消费专项行动。更好把香港国际联系广泛、专业服务发达等优势同内地市场广阔、产业体系完整、科技实力日益增强等优势结合起来,推进“粤贸全球”计划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一链一策”“一企一策”解决供应链不畅问题。聚焦制造业、“两新一重”、民生补短板等重点领域,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产业、民生等重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在稳增长上的关键作用。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根本要求。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是全国第一经济大省,面对复杂形势,要积势蓄势谋势、识变求变应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推动经济乘风破浪高质量发展。要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加快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要聚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把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正如总书记所指出,当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变得更好,盼望房子住得更宽敞一些、创业的机会更多一些、孩子的教育更好一些、年纪大了得到的照顾更好一些。前不久,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在粤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各地各部门要牢牢把握民生民心这个关键,坚持“小切口大变化”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新进展;以青年交流巩固人心,把前海打造成香港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学习生活的首选地,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空间,不断增进对祖国的了解和认同;聚焦人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用心用情谋划更多民生合作项目,推出更多惠民便民利民措施,持续打造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只要我们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更好把握战略性有利条件,在乱云飞渡中把牢正确方向,在风险挑战面前砥砺前行,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险与挑战,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为广东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南方日报》


携手港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广东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纲”。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准确把握总书记、党中央关于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意图和战略定位,不断深化与香港、澳门合作,在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推动大湾区建设上进一步展现广东担当、广东作为。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总书记、党中央立足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近年来,广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自觉肩负起历史使命,坚持“中央要求、湾区所向、港澳所需、广东所能”,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个发展潜力无限、想象空间巨大的世界级活力湾区已雏形显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我们乘势而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服务“一国两制”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是对广东在新起点上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有力指导。奋进新征程,全省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携手港澳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深化民生领域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入向纵深推进阶段。面对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影响,更加需要依托香港、澳门作为自由开放经济体和广东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的优势,促进港澳与大湾区内地城市珠联璧合、发挥优势,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要坚持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并举,推动三地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更加便捷流动。突出科技和产业合作,加快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庞大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湾区产业竞争力。

扎实推进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更大进展的关键。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综合区位分布、合作基础、发展前景,提出以前海、南沙、横琴为重点打造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明确支持珠三角9市与港澳共建各类特色合作平台。3年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等重大合作平台纷纷成立,三地合作不断深入。新征程上,携手港澳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就要充分发挥好横琴、前海、南沙三个重大合作平台作用,推动横琴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彰显“一国两制”优势的区域开发示范,推动前海打造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开放新高地,推动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增强发展动能。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民生决定人心向背。面对疫情,粤港澳齐心协力共渡难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深圳港大医院、“澳门新街坊”等综合民生项目加速兴建;“港澳药械通”试点实施,“湾区社保通”政策落地……近年来,广东携手港澳积极拓展在教育、文化、旅游、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合作,一个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宜游的大湾区优质生活圈初步形成。当前,着眼于粤港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要不断深化民生领域合作,支持香港、澳门更好排解民生忧难。强化粤港澳联防联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全力落实中央惠港惠澳政策,大力支持港澳居民特别是港澳青年到广东就业创业,切实加强粤港澳青年人文交流,解决广大青年面临的实际困难,为他们成长成才创造更多机会。

潮起大湾区,风劲好扬帆。重大国家战略赋予的使命责任非同寻常,带来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党中央战略意图,自觉肩负起大湾区建设重要责任主体的职责,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机遇意识、主动担当作为,携手香港、澳门建设世界级的湾区、发展最好的湾区,为全力服务“一国两制”大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更大贡献。(《南方日报》


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

——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

“‘一国两制’的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再次强调维护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广东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坚定扛起广东责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

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我们党对国家安全的认识提升到了新的高度和境界,为破解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难题、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我国国家安全得到了全面加强,经受住了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和考验,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证。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全省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精神,深刻认识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和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准确把握大局大势,切实强化政治担当,始终绷紧国家安全意识这根弦,进一步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国家安全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多领域、多类型的巨系统,其中政治安全起着根本和核心作用,决定和影响着其他领域的国家安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涉及国家主权、政权、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稳固,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需求,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前些年,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使中东、北非地区多个国家政局动荡、多个政权垮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国家政治安全脆弱,外部势力趁机渗透、操纵和颠覆,导致主权割裂、社会失序、经济凋敝、民不聊生。这也深刻警示我们,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生命线,离开了政治安全,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全省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透过复杂现象把握本质,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及时消除各种政治隐患,不让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不让个别风险演化为综合风险,不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不让经济风险演化为社会政治风险,坚决防止和克服嗅不出敌情、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的“政治麻痹症”。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主流意识形态是国家政权、社会制度赖以建立和维系的思想基础,是社会精神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主流意识形态遭到解构,必然导致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规范的混乱,必然加剧社会风险,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国家安全。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搞乱一个社会、颠覆一个政权,往往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缺口,先从搞乱人们的思想入手。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全省上下要清醒认识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风险挑战,坚决守好意识形态阵地,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意识形态安全“护城河”和“防火墙”,旗帜鲜明加强思想舆论引导,坚决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意识形态渗透,同各种错误思想坚决作斗争,不当“太平绅士”,使全省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画出最大的思想“同心圆”,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手中。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各种安全挑战层出不穷。广东处在“两个前沿”风口浪尖,面对“两个大局”风云激荡,更要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聚焦政治、意识形态、经济金融、社会、外部环境等领域风险,科学精准做好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好国家安全“南大门”,为广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南方日报》


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六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苏轼名句“享天下之利者,任天下之患;居天下之乐者,同天下之忧”,强调“把全社会特别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举措破难而进,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市民”。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言之谆谆、情真意切,饱含深厚为民情怀,对广东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人民,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无限热爱人民,深深扎根人民,矢志造福人民。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在2018年10月视察广东时,总书记强调“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党的一切工作就是要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谋幸福”……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广东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用心用情用力保障改善民生,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努力用党员干部的辛苦一点、细致一点、操心一点,换来父老乡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多一点。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只要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能够作出正确抉择,并依靠人民群众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更美好生活。

今年入汛以来,受“龙舟水”、台风“暹芭”等影响,广东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到大暴雨,珠江流域北江、西江发生流域性大洪水,防汛防台风形势比较严峻。当前,防汛防台风工作进入“七下八上”的关键期,预计7月到8月,降雨偏多,洪涝灾害偏重。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地各部门要树立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立足防大汛、抗大险、救大灾,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宁可信其大、不可信其小,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要抓紧抓实防汛防台风各项工作,做好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提前做好各种应急准备,全面提高灾害防御能力,特别是要坚持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确保在险情出现之前把受威胁人员全部转移出去,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总书记对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了明确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统筹发展和安全,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觉,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决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和“广东65条”措施,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回头看”,全面排查治理各类重大风险隐患,依法依规严肃事故追责问责,进一步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切实堵塞盲区漏洞。要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攻坚战,扎实开展经营性自建房安全隐患和城镇燃气等安全风险整治,进一步强化交通运输、矿山、建筑施工、危化品、水上船舶、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治理,严字当头“打非治违”,压实属地和行业监管责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全省上下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自觉向总书记、党中央对标看齐,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迎二十大”这条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全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南方日报》


对“一国两制”香港实践规律性特征的科学认识

——权威专家谈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重要讲话

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多位权威专家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揭示规律、方向和大势,科学回答了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齐鹏飞表示,这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总要求。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其前提和基础是准确认识和处理“一国”和“两制”的关系。“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统一于“一国”之内。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与中央的关系。坚持“一国”原则,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尊重国家实行的根本制度以及其他制度和原则。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台港澳研究中心主任黄平说,“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没有“一国”这个根本和大前提,就不存在“两制”,也谈不上“两制”。或者说,如果没有“一国”前提,“两制”就一定会走歪走斜;反之,越守住“一国”这个根本,越能使得“两制”既有根据、有依托,也有意义、有价值。

习近平主席指出,“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端洪认为,这是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好的关键所在。中央全面管治权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源头,阐述了主权原理;落实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有机结合,阐释了宪制安排的和谐统一。

“25年来,中央始终坚持依法治港。”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韩大元说,在制定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推动重点领域拨乱反正的实践中,中央全面管治权和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有机统一得到落实,体现了强大的治理效力。只有在宪法和基本法确立的宪制秩序下,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凝聚共识,消除不正确的认识,把特别行政区治理好。

习近平主席指出,“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黄平表示,这是保证香港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回归后香港经历的各种曲折和挑战表明,只有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让政权的关键岗位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而不是任何卖国、叛国的势力和人物手中,才能保证香港的长治久安和“一国两制”行稳致远。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必须坚决打击一切反中乱港势力,坚决与美西方外部势力作斗争,把香港守护好。

齐鹏飞说,如果治港者不是爱国者,或者治港者不能效忠于国家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就会偏离正确方向,不仅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不能得到切实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广大港人的福祉也将受到威胁和损害。

习近平主席指出,“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陈端洪认为,这是“一国两制”香港实践的应有之义。在世界局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向香港社会和国际社会释放了安定、和平、开放的信号。

“中央实行‘一国两制’,一个重要的战略考量就是要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黄平说,这是一项长期战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香港,能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作出其独有的重大贡献。

专家表示,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是对“一国两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确保“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讲话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有伟大祖国的坚定支持,有广大爱国爱港同胞的共同奋斗,香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必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一国两制”实践必将创造新的更大辉煌。(《南方日报》



分享到: